外治原理
隋唐長壽名醫道家真人孫思邈先師《備急千金要方、灸例》載:「吳蜀多行灸法,有阿是之法,言有人病痛,即令捏其上,若理當其處,不問孔穴,即得便快成(或)痛處,即云阿是,灸刺皆驗,故曰阿是穴也。」
中醫的「穴道」有的人稱作「俞穴」,「俞」這個字,念做ㄕㄨ;而「阿是穴」又名「天應穴」,不是固定的專有穴位名稱,它的最簡單定義是「以痛為俞」;也就是說,在體表找到特殊的壓痛點,將之推揉開來,這一個壓痛點所反映出「有諸內必形諸外」的內在疾病,就可以輕輕鬆鬆化解掉;因此,金元四大家之一朱丹溪先生亦云:「全身無處非穴,以痛為俞」;這一個觀點,成了人體使用手冊吳清忠先生的老師陳玉琴女士按摩的經典名言:「哪裡痛就按那裡,不會按壞的」。
歸結榮總前針灸科主任鍾傑醫師『阿是穴圖解』,及近代浸淫阿是穴多年研究的學者專家等總結天應穴:
1.含義:
(1) 一般而言,天應穴有別於傳統針灸三百六十個正經穴位,也不是所謂「奇穴」的位置,但是,天應穴的應用,也可以剛好是在正經穴位或奇穴上。
(2) 天應穴的壓痛點,不一定是患者前來求診時的主訴疼痛部位,因為患者本身可能並不知道這個壓痛點的存在。
(3) 天應穴是患者身上經由觸壓時,感覺極為敏感的部位;但是,往往需要醫者耐心在肌膚上尋找才能發現。
(4) 天應穴居無定所,並會隨著疾病的痊癒而消失。
(5) 天應穴的療效有時比傳統穴位的療效高,往往藉著簡單的方式,推揉阿是穴使之消失,該穴所反映出的病灶亦隨之消失,由是觀察,吾人當能體會「天應」之名,之所由來。
(6) 一個疾病在體表反映出的天應穴,未必只有一個。
2. 特徵:
(1) 觸壓天應穴時的疼痛,往往會令患者有畏縮、彈跳、避開等反應。
(2) 天應穴處的肌肉會變得較為堅硬,觸摸時感覺上會有阻滯點。當身體發現到阻滯點,也許是一個痛點,也許只是一個硬塊,也可以是一個「水槽」或「氣團」,乃至表面皮膚血色消失,或充血反應,都可以把它當作天應穴來看待。
(3) 天應穴產生一處或多處的疼痛反應區,其分佈並不一定依照神經皮節或通路。
3. 形成因素:
(1) 肌肉的過度勞損,或肌肉、結締組織、骨骼等處的損傷,包括傷科的骨錯縫跟筋出槽...等等。
(2) 內臟疾病的毒素或訊息從體表反映出來而形成天應穴。
(3) 因天應穴長期存在而釋放出來的有害物質刺激,又常會引發第二或第三個天應穴。
4.結論:
傳統中醫學術並沒有將正常組織的壓痛、傳統針灸穴位與疾病形成的阿是穴明確區分開來。而天應穴分佈複雜,與現代醫學神經系統、肌肉系統也無明確的直接關聯和解釋,於是形成另外一套獨特的外治理論系統。然則,吾人可從血管、神經、淋巴、與經絡埋在肌肉裡的這個觀點來看,肌肉的癴縮分佈越廣,被壓迫的動靜脈、神經、淋巴的通道就越多。動脈不暢則氧氣和營養供需不足;靜脈不暢則二氧化碳堆積,血液黏滯渾濁;神經不通暢則自律神經失調,臟腑組織機能紊亂;淋巴不順暢則免疫力下降,百病由之而生;經絡傳導阻滯則氣血運行不暢,五臟六腑失調,百病叢生。肌肉的長期癴縮,常可在反應區產生一些代謝廢物積存,變成新的有害刺激物質,而刺激中樞神經中的某一群中間神經元再導致肌肉的癴縮,繼而誘發疼痛,而疼痛再誘發癴縮,形成了一個互為因果的惡性循環。
於是,利用簡易的推揉、按摩、拔罐、放血…等外治法,鬆解癴縮的肌肉、筋膜,推散揉開天應穴,將可使血管、神經、淋巴、經絡暢通無阻,如是輕鬆,百病治矣。若更能配合食物或藥物,發揮調營衛、補氣血、祛外邪、化瘀血…等作用,則人人安康壽域,久享天年不難矣!
任何人只要有心和用心都可以成為外治高手--只要在體表皮膚上診斷出天應穴的存在,推揉治療使之消失,任何疾病往往消彌於無形。是以,經云:「善診者,診於皮;善治者,治於皮。」其斯之謂歟?!
~~善診者,診於皮;善治者,治於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