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中醫師課後心得 @ 啟蒙中醫 :: Xuite日誌
  • 沒有新回應!
  • 2008-09-02 19:19 準中醫師課後心得
    平均分數:0 顆星    投票人數:0
    我要評分:

    準中醫師課後心得

    原本二個月前就該去上鬆筋課,只因遇到兒科值班所以未能成行,這次(8/30)課程總算跟上了,而且見識到了老師所謂的外治第一法。以下是課後心得:

     

    1.      老師在課堂上有強調:「對每個部位刮痧,以輕刮三次為限,沒出痧就不要繼續刮了。」太帥了!破除一般人對刮痧的一大迷思。
    在此順道引用桃園傷科高手林兩傳醫師的話以為補充呼應:「刮痧基本上是一種疏通筋膜的治療方式,改變的是筋膜的張力,和筋膜間體液的流動。筋膜的張力改變,肌群的收縮方向就跟著變動,骨架活動的方式也會跟著改變。這種情況下所謂的經絡在腠裡間的行進方向、流通程度都會跟著改變。所以刮痧基本上是有效的治療,但是一般都刮的太過用力,以致造成筋膜損傷,反而使得經絡發生阻滯,肌肉收縮造成輕微限制,造成傷害得到反效果。所以刮痧一定要輕,會出痧自然就會出痧,不一定要刮到鮮紅斑斑才認為有效。」
    註:林醫師是本系23屆畢業的學長,也是台灣極少數能以傷科自費診療開立診所的中醫師,看診要事先預約,一次據說是1100元,以台灣這種健保中醫傷科相當便宜的醫療環境下,還能收取這樣的診療費,可見絕非泛泛之輩。

     

    2.      鬆筋療法應當要借助工具進行,沒工具的除非本身有練武的底子,並且指力要強大到一定的程度,才有可能不用工具以指代劍進行操作。所以老師怎會一開始還不想賣工具給我,是要我去練大力金剛指嗎?呵呵

     

    3.      鬆筋這門課表面上看來雖有三個半小時,而且老師上課也馬不停蹄地拼命講,但我覺得還是只能把鬆筋的原則講授完畢而已,還有更多有關臨床應用的部份是來不及講的。而且老師教的鬆筋在我看來其實是比以前老師的內科開藥還要更具藝術性的一門學問,各個部位的筋結診斷和處理手法其實都還有發揮的空間,個人覺得比老師的內科課程更難掌握,難怪OO學姐要多次回去旁聽複習了。

        ===>

        皮曰:

        不!不!不!  其實已傾囊相授  就是這麼簡單  不要想太多  熟能生巧   

        多動手才能真正契入  最高境界

    4.      鬆筋加上疼痛兩大療法的問世,想必在不久的未來會對中醫傷科界產生影響。中醫診所的推拿師不能再只是按摩師了,短期內他們恐怕也必須學習這兩套療法才不至於落於人後,長期來看,如果一般民眾都開始接觸這兩套療法後,傷科界勢必要被逼著更加努力,用功精進以處理更複雜的疾病,因為以往那些常見的問題,一般民眾都可以自行處理了。

    ==>

    皮曰:

    這話很容易讓人誤會

    以為外治法不是只能處理傷科

     

    內科外治是我們的強項

    其關鍵在1背部七脈2腹部3任何部位都是(診於皮、治於皮)

     

    5.      老師的講義引「不通則痛,通則不痛」說明通與痛的關係,學生以為與其引述常用的說法,不如更加細緻地說「通則不痛,完全不通也不痛,通將不通則痛,不通將通亦痛」,如此更能符合傳統理論「正邪交爭而症狀現」的說法,而且這也可以與講義底下的退病痛相呼應,不知老師以為然否?

    ==>

    皮曰:

    太有深意了

    很好

    但是

    做為科普或一般教材

    這樣會不會太繁瑣了一點

    再研究一下吧

    謝謝建議

     

    6.      其實這次回去上課還有另外一項收穫,就是看到老師教鬆筋課的心情好像比以前教內科時要開心多了。臨別時在校門外看著老師拿金剛棒示範握法,不自主地在空中比劃,像是俠客在夕陽餘暉中手持金剛劍演示太乙劍法般,我突然明白外治法帶給老師的不只是醫王救渡蒼生苦痛的慈悲之喜,更滿足了潛藏在老師內心浪漫瀟灑的俠士情懷……

    ==>

    皮曰:

    欲渡黃河冰塞川

    欲登太行雪滿山

    舉杯停箸不能食

    拔劍四顧心茫然

    以前

    ~~ 心中有劍

    手中卻無劍~~

     

    如今

    手中劍

    心中劍

    雙劍合璧

    卻已 

    塵滿面

    鬢星星也

     

    一嘆!

     

    怪醫皮夾克 / Xuite日誌 / 回應(0) / 引用(0) /
  •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