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天年
《活到天年》作者武國忠:電飯煲煮飯危害大
2008年12月11日 09:24:55 來源:廣州日報
活到天年 武國忠 著 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8年8月
繼中裏巴人《求醫不如求己》後,又一本中醫保健暢銷書《活到天年》一推出便受到廣州市民的熱捧。該書近日由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推出,作者武國忠行醫20餘年,無論中醫、西醫,遑論湯藥、針灸,都兼收並蓄,並在臨床中使用。他主張道家養生思想,是繼中裏巴人之後養生保健的另一個傳奇。他指出養生祛病之大法,用“保”和“養”二字就能說完,使用手指、按摩棒等在自己的身體上選取敏感疼痛點來養生祛病。記者昨日(10日)對武國忠進行了專訪。
耳穴是一個藥庫
武國忠先後師從傷寒名家廖厚澤先生、北京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胡海牙教授學習中醫和針灸。他在《傷寒論》和人體經絡學方面造詣頗深,追求“治病必求於本”,著有《四大名醫孔伯華醫案解析》、《武國忠傷寒論臨床帶教》及《人體自有大藥》,曾點校《傷寒集注》、《本經疏證》、《治病法軌》等學術著作。
武國忠告訴記者,《活到天年》的核心觀點是:每個人身體上都遍佈著各種各樣的藥田,養生、療病只需從自己的藥田隨手採擷就可以了。他指出:“耳穴是一個藥庫,有高效養生祛病法,每個人都能使用耳朵這個神奇的大藥庫來造福自己的身體。”
喝粥可以溫裏健脾
武國忠告訴記者,現在的米飯做法是絕大多數疑難雜症和慢性病的源頭和幫兇。為什麼這麼說呢?在以前,我們做米飯是經過煮、濾、蒸這3個步驟的,把米和大量的水放在鍋裏煮,煮開後,濾去米湯,再把這些半生不熟的米倒回鍋裏,用小火慢慢蒸熟,這是傳統的做米飯的方法。現在有電鍋、電飯煲了,人們只要把米和水按適當的比例調配好,等著吃飯就行了,其實這時候的“生米並沒有煮成熟飯”。它有什麼危害呢?稻子生在水裏,它是帶著濕氣的,所以廣州、香港一帶,得腳氣的人非常多。更重要的是“脾主濕”,帶有大量濕氣的米飯吃到胃裏,增大了脾的運化難度,使人很快就能把肚子吃到有撐脹感,而濕氣也滯留在人體內了,危害無窮。
真正做熟了的米,有利尿之功而無濕氣為患,是養生的佳品。其實,只要我們稍微勤快一點點,用電鍋也是可以進行這個“煮、濾、蒸”三步走的操作程式的。濾在一旁的米湯還可以喝,是滋補的佳品。有人也許要問,稻米的濕氣到了米湯裏,喝米湯不是又把濕氣喝進體內了?不用擔心,濕氣溶到水裏,就不復存在了。當然,把米做成“熟飯”,不再“吃生米”,還有別的方法,最典型、最簡便的一種就是熬粥。把米放在火上長期煎煮,可以逼出其中的濕氣。所以喝粥可以溫裏健脾,因為粥裏濕氣少。
對話武國忠
站樁是適合所有人的養生法 “三陽開泰”提升陽氣
廣州日報:有沒有哪種養生方法是對幾乎所有現代人都行之有效的?
武國忠:在這裏,我推薦一個幾乎適用於所有人的簡單的養生方法,叫“站樁法”,很簡單,就一個姿勢——站在那。實際上它是一種用形體來控制意識,最終讓形體和精神都放鬆的養生方法。快節奏的生活讓我們始終處於一種無意識的緊張狀態中,這種疲勞是休息睡覺緩解不過來的,那麼怎麼辦?最好方法是用另外一種運動來替代它。我們飯後遛彎其實也是種轉換疲勞的方式,站樁也是這個原理,就是把對生活的恐懼和壓力用站立的方法轉換出來。
廣州日報:在您的書中,有一個很重要的詞語就是“陽氣”,能給讀者介紹一下它為什麼那麼重要嗎?
武國忠:就我們的形體來說,24歲以前發的病,很多是先天的,24歲以後的成年人,更應該從精神層面去找病因,可以說有70%到80%的病是由心生的。通常來講,陽與陰是這麼區分的,臍以上為陽,臍以下為陰。現在什麼病高發?高血壓、頸椎病、心臟病、腦血管中風偏癱,你看這些病都在哪?都在人的胸以上,你不用去找別的,一定去找陽,因為陽氣沒有達到那個部位,所以它受到損傷。如果長腳氣了,腎衰了,腿發腫了,走不了路了,包括一些婦科的病,都得從臍以下去找,那是陰出了問題。而網路“大蝦”們成天坐著,佝僂著背則會造成中氣的下降,所以他們的胃腸系統很少有好的。
廣州日報:既然陽氣是人的先天之本,那如何提升身體的陽氣呢?有哪些簡便又實用的方法呢?
武國忠:其實我剛才說的“站樁”就是生髮陽氣的一個簡單實用的方法,精神不外耗了,專一了,靜下心來了,陽氣就會慢慢地生髮。
另外,在這方面我有一個觀點,我給它命名叫“三陽開泰”。首先,“動則生陽”。比如說挺冷的,我出去遛一圈,回來渾身就暖和了。其次,“喜則生陽”。還是說挺冷的,但我告訴你一個好消息,說從下個月開始每個人多發5000元錢。聽到這個你高興了,立刻心裏就美了,一瞬間,就會覺得身上暖和了。第三,“善則生陽”,善又包括語善、視善跟行善。語善就是多說一些激勵、鼓勵的話,比如說孩子學習不好,不要直接去批評他。
熬夜和盲目減肥會導致腎虛不孕
廣州日報:對於愛美的職業女性來說,在養生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
武國忠:女孩子,什麼時候最漂亮?是16歲,一般我們都把這個年齡說成是花季或二八佳人。再加一個8歲就是24歲,在24歲的時候,肌肉、骨骼、臟腑、精神都達到一個頂峰,之後便慢慢走下坡路,慢慢地,皺紋、雀斑開始出現了。從24歲到28歲這三四年的時間,可能不會有太明顯的變化,但皺紋是在慢慢形成的,到二十七八歲,基本就明顯能看出來了。這期間,女性要經歷工作、結婚、生育、哺育等壓力。從28歲到35歲這七年,對女人來說更為重要,是養生的關鍵時期,女性需要為工作、事業、家庭付出更多的精力和體力,這個時候魚尾紋就很明顯地長出來了。
我倒是有一個很好的建議,就是不管處在什麼狀態當中,一定要有合理的飲食,充足的睡眠,良好的心態,適度的運動,有這四點就差不多了。尤其需要強調的是睡眠,我們說女人是水,水是什麼呢?它是主陰的,女人有天生的陰柔之美,男人是陽剛之美。只有睡眠才是真正養人的陰。熬夜很傷人,一會造成早衰,二會造成腎虛,現在臨床上接到的很多患者,都是二十八九歲、三十四五歲腎虛不孕,另外盲目減肥也是腎虛的一大原因。(吳波 邢曉英)
==>
2009/9/30 皮曰:
「活到天年」是一本結合丹道和中醫的好書
值得大家一讀
並努力實踐
很多人有「早餐像皇帝
中餐像平民
晚餐像乞丐」的現代觀念
這跟數千年傳統不一樣
值得注意的是
現代的營養觀是瘦才是健康美麗
很多營養學的觀點是從這裡出發的
內經曰:
「所謂五臟者,藏精氣而不瀉也,故滿而不能實;六腑者,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能滿也。所以然者,水穀入口則胃實而腸虛,食下則腸實而胃虛,故曰實而不滿,滿而不實也。」
吾人食物的消化吸收
需要考慮胃和小腸的排空時間
吃飽飯
當胃初步處理食物後
「食物下到小腸
則小腸實
準備消化吸收營養
而這時胃會虛
覺得肚子餓」
若兩餐之間
時間太短
就吃下一餐
「水穀入口則胃實而腸虛」
於是
上一餐送到小腸正準備吸收的食物
提早變成糟粕
送到大腸去變成糞便
所以
真正營養的一餐
需要讓小腸有充分地吸收時間
那就是--
晚餐!
古代
晚餐是闔家團圓
最豐盛的一餐
最近的中醫科普書籍很多
大部分的觀念都很好
我也很認真學習吸收當中的學問
但是覺得
這些著作
大都太過強調粥品的優點
粥很營養
好吸收
是要有條件的
而
年輕人
沒本錢長年吃稀飯
一個人
平常多吃粗糙的食物
磨練訓練胃
等到偶而生病了
或是年老了
改吃稀飯
就會變得非常好吸收
這是
古代醫家或一些詩人歌詠稱讚粥品的原因
但是
吾人的器官
「用進廢退」
平常多吃稀飯的結果
胃少了磨練的機會
胃就會衰弱
早上陽氣盛
偶而食粥無妨
但是
民間諺語:
「晚上吃粥
容易生痰」
何故?
粥是「濕性」的食物!